
别看一句话就能讲完,可其中蕴含的东西可太多太丰富了,直接对世界格局形成强烈冲击。
当然,要彻底、全面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,我们还得从18年甚至更早之前说起。
随着我国产业链的一直在升级、进步,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话语权一直上升,这就惹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。
毕竟和我们走的路线不同,美国人主张的是零和博弈,他们认定世界上只能有一个胜者,其余国家都必须成为他的附庸。
你说,这样一个国家会容忍其他几个国家的崛起,会容忍其他几个国家威胁他们的地位吗?
一场针对中国的全面围剿,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,而18年则算是达到了围剿的顶峰,特朗普直接在全世界内搞起了二选一——
不用多说,当时的欧洲就是选的美国,也是从那时候起,中欧之间的多个领域都受到了制裁和限制。
而如今,这一切施加在中欧身上的枷锁即将慢慢解除,至于原因说来也巧,又和特朗普这个老对手有关。
但慢慢的,美国人发现这样都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了——明明把各种渠道都给中国封锁了,但我们靠着深耕技术领域,硬是一点一点的走出来一条全新的路来。
再一个,其实美国也不能完全掌控世界,不少小国与他们就没什么沟通交流,毕竟美国看不上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东南亚,这几年里,各个国家与中国谈成了不少合作事宜,算得上是真正的互利共赢。
总而言之,美国人虽然试图封锁我们,但他们的计谋俨然是失败了,甚至他们耍心机不成,自己的发展还遇到了不少坎坷。
但很明显,特朗普必然是过分高估了美国的实力的,他们早就不是过去那个说一不二的超级大国了,当下的美国,其实实力也就那样。
特别是美国这一次不区分什么盟友对手,所有国家一视同仁,统统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新关税。
对欧洲来说,就等于是自己平时生意做得好好的,突然摊子直接被美国人给掀了,你说他们愿意吗?
再加上这几年的一些其他矛盾,比如俄乌战争中美欧之间的分歧等等,总而言之,欧洲人直接一拍桌子——不干了!
与其继续在美国这里受憋屈,倒不如改头换面,选择和中国站在一边,而这也就是当下中欧宣布全面解除限制的由来。
从本质上来说,中欧相互间就是很完美的互补关系。欧洲缺能源,而我国算得上是能源大国,能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。
特别是在欧洲和俄罗斯闹掰的情况下,来自中国的平价能源就更加珍贵了——否则,欧洲只能捏着鼻子从美国高价进口。
其次,欧洲的制造业也很烂,除去一些高端产业外,其他的中小型制造业基本都死得差不多了。
这就导致他们的日用品大多都需要依赖进口,你看,这不就进入了我们擅长的领域了吗?
当然,中国对欧洲也是有需求的,就目前来说,我们在高端领域、尖端科技中仍不算是积累雄厚,而这些刚好就是欧洲的长处。
在未来,经济利益会逐渐压过意识形态,美国人搞出来的这场挑拨离间之策,终于要宣告彻底破产了。
其实从本质上来说,经济利益就应当是衡量世界关系的唯一标准,或者至少是重要标准,至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,其实是不影响的。
但美国偏偏要搞这一套拉帮结派,把不同的国家分成各种阵营,今天,我们很高兴能看到这一个计划的破产。
我们都知道,中美高层昨天完成了关税的有关事宜的谈判,也敲定了中美联合声明。
而欧洲的临阵倒戈,再加上前面中俄刚刚宣布的联合声明,随着我们的合作伙伴慢慢的变多,美国人的心理上的压力也会慢慢的大,也促成了中美联合声明的确立。
可以说,选择在中美联合声明发出前公布,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我们的一种阳谋,逼美国人表现得老实一点,别再搞什么小动作了。
毕竟,特朗普政府的信誉一直很差,特朗普自己的信誉更是差到没边了,说出来的话对他来说全然和不存在一样,今天说往西,明天就能说往东。
最后,其实中欧的这一波声明还有一个效果——未来,欧洲内部的势力也要发生大洗牌了。
而如今这个重磅消息的官宣,无疑是在暗示那些“不合作派”的破产,这也算是中欧发布声明后第一个倒下的一派。
美欧都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,从事研发,设计,品牌,采购,销售,金融业,服务业,把制造业,运输业等底端业务转移到中国和欠发达国家,造成就业率下降,选民不满。